2023年底,陈某某负责了某发电厂钢结构腐蚀整治项目工程。按照合同明确要求,该工程使用的油漆必须是某知名品牌或等同级以上品牌,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。
起初,陈某某按要求购买了部分正品油漆。然而,陈某某为节省成本,动起了歪心思。他找到张某,一番密谋后,两人达成“合作”:由张某将低价劣质油漆灌装到假冒商标的油漆桶内,再发货至工地使用。就这样,一批批贴着假冒商标的油漆,悄无声息地流入了施工环节。
2024年9月,公安机关在上述工程施工地仓库等处查获假冒油漆133桶,假冒的油漆废桶341只。经认定,涉案油漆货值人民币28万余元,部分油漆经检验属于不合格产品。
案发后,陈某某很快被公安机关抓获。被告人陈某归案后如实供述其主要犯罪事实,自愿认罪认罚。案件审理期间,经法院主持调解,陈某自愿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某材料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38万元。
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陈某与张某(另案处理)结伙,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情节严重,其行为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,系共同犯罪。综合考量被告人陈某归案后如实供述其主要犯罪事实,自愿认罪认罚,并已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且取得谅解,确有悔罪表现,遂依法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,缓刑一年十个月,并判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;将扣押在案的假冒注册商标的油漆及油漆废桶依法予以没收。
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治保护,是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。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情节严重的,将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。此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,亦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。侵权人不仅面临牢狱之灾,还要同时承担民事赔偿及刑事罚金,实为得不偿失。在此,法官提醒大家,知识产权受法律严格保护,任何妄图通过假冒注册商标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,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合法经营、诚信经营,才是长久之道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
第二百一十三条【假冒注册商标罪】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,在同一种商品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,情节严重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特别严重的,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(作者:李胜男 作者单位:临江林区基层法院)
中国法制新闻网责任编辑:亓淦玉 |